【财华社讯】4月18日,财政部公布关于六起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责典型案例的通报。包括:一、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通过违规捆绑包装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及向房地产开发企业借款新增隐性债务6.88亿元。二、吉林省四平市隐性债务化解不实2.85亿元。三、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承诺社会资本方最低收益回报、固定收益率和回购社会资本方投资本息等新增隐性债务15.73亿元。四、河南省开封市杞县五里河镇通过国有企业垫付资金建设楼堂馆所新增隐性债务953.1万元。五、云南省昆明市富民县通过所属国有企业筹集资金建设楼堂馆所新增隐性债务1.69亿元。六、青海省海东市通过国有企业直接借款新增政府隐性债务16.45亿元。
【财华社讯】3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召开2025年信贷市场工作会议。会议要求,牵头抓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落实,着力推动提升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融资可得性,增强金融产品服务供需适配度。扎实做好科技金融工作,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培育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生态,精准支持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持续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质效,为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深入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不断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乡村振兴、高质量充分就业等领域金融服务。增强养老金融服务能力,加大对养老产业和重点消费领域的金融支持。积极稳妥发展数字金融。有序推进融资平台金融债务风险化解,支持地方政府扎实推动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坚持求真务实,加强调查研究,做好政策宣传,进一步增强金融支持的力度、可持续性和专业化水平。
2025年3月5日,港股市场情绪积极,大消费板块领涨大市。港股消费ETF(159735)市场热度较高,实时成交额快速突破1亿元大关。
托管数据1月利率债托管量环比上升,金融债托管量环比减少。截至2025年1月末,中债登和上清所的债券托管量合计161.11万亿,环比增加0.77%。具体来看,国债34.08万亿元,地方政府债47.84万亿元,政金债26.03万亿元,环比变动分别为0.66%、0.99%、0.37%。
【财华社讯】1月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5年,进一步聚焦提高投资效益精准发力,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一是高质量推进“两重”建设。增加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规模,拓展“两重”建设支持范围,进一步提高国债资金对项目的支持比例。统筹好“硬投资”和“软建设”,确保项目符合“两重”性质,同时在完善项目投融资机制、健全项目运行管护机制等方面取得更多实质进展和创新突破。二是高效益用好政府投资。适度增加中央预算内投资规模并优化支持范围,聚焦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公共领域项目,持续补短板、调结构、惠民生。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机制,用好“正面”“负面”两张清单,更好发挥专项债券投资效益。此外,还将推动“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顺利收官。三是高水平调动社会投资。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滚动接续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拓展民间投资发展空间。筛选重点民间投资项目深化投贷联动合作,推动更多PPP新机制项目落地实施,更大力度支持基础设施REITs市场扩围扩容,通过这些举措,持续帮助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以及其他发展中的问题。
【财华社讯】12月31日,央行发布2024年11月份金融市场运行情况。11月份,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72045.5亿元。国债发行8784.3亿元,地方政府债券发行13141.1亿元,金融债券发行11109.4亿元,公司信用类债券1发行13497.0亿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发行120.6亿元,同业存单发行25001.1亿元。
【财华社讯】12月30日,中泰国际发布研究报告称,经历11月底来的温和回升后,港股恒生指数的预测PE回升至9.2倍,处于2018年以来6.9%分位数的位置,而风险溢价也低于滚动两年平均一个标准偏差。尽管估值不便宜,但我们相信港股在1月仍有上行空间,主因1) 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12月以来多个省市陆续披露2025年一季度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计划。明年一季度的部分发行额度在今年年底提前披露,新老基建投资将会加快;2) 国务院办公厅于12月25日发布《关于优化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机制的意见》,我们认为措施有利解决符合条件项目不足的问题,同时有利于进一步发挥专项债撬动投资效应,特别是对量子科技、信息技术等新质生产力行业较为利好;3) 地方政府出台消费补贴,内地进入春节前后的消费旺季,叠加进入经济数据的真空期,市场仍处于交易政策及流动性预期。
10月28日,央行发布,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进一步丰富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箱,人民银行决定从即日起启用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工具。操作对象为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原则上每月开展一次操作,期限不超过1年。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采用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回购标的包括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公司信用类债券等。操作结果将通过人民银行官网相关栏目对外披露。
【财华社讯】10月21日,据香港政府新闻网消息,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20日出席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闭幕式致辞时介绍,第三份施政报告的主题是「齐改革同发展 惠民生建未来」,当中用了一大部分的章节阐述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措施。首先,持续强化香港作为全球最大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的地位,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国家财政部连续16年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国债,而广东省、海南省、深圳市政府都透过香港发行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绿色项目等融资。香港特区政府会研究推出离岸国债期货等的可行性,对接国际资金和内地优质项目融资需要,服务国家的金融开放。第二,持续优化和扩大香港与内地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第三,进一步强化国际财富及风险管理中心地位。香港是全亚洲保险公司最集中和保险密度最高的地方,业界更预计香港有望在未来几年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跨境财富管理中心。政府正推动更多环球资金在香港管理,丰富保险公司资产配置,并继续争取大型国企和海外企业,在香港设立专属自保公司。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