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主板注册制首批10家企业上市仪式将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地连线举行。这标志着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全面落地,这在资本市场改革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据悉,首批注册制企业共有10家。其中,中重科技、中信金属、常青科技、江盐集团、柏诚股份5家企业在上交所上市。陕西能源、中电港、登康口腔、南矿集团、海森药业5家企业在深交所上市。
转板上市第一股正式出炉!3月31日,观典防务发布公告,公司转板至科创板上市申请获上交所审核同意,由此其也成为首家由北交所转板至沪深交易所上市的企业。东吴证券认为,观典防务成为北交所转板第一股,意味着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迈出新一步。观典防务为何能转板科创板?
3月17日,碧桂园全资附属公司碧桂园地产集团于沪深交易所发布公告称,计划由公司董事莫斌、监事王增瑞以市场化方式在二级市场购买公司债券,总规模不超2000万元人民币。购买范围为市场报价较估值偏离较大的公司债券,积极维护公司债券价格的稳定,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2月28日消息,中华人民共和国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披露,全年沪深交易所A股累计筹资16743亿元,比上年增加1326亿元。沪深交易所首次公开发行上市A股481只,筹资5351亿元,比上年增加609亿元,其中科创板股票162只,筹资2029亿元;沪深交易所A股再融资(包括公开增发、定向增发、配股、优先股、可转债转股)11391亿元,增加717亿元。北京证券交易所公开发行股票11只,筹资21亿元。全年各类主体通过沪深交易所发行债券(包括公司债、可转债、可交换债、政策性金融债、地方政府债和企业资产支持证券)筹资86553亿元,比上年增加1776亿元。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6932家,全年挂牌公司累计股票筹资260亿元。
1月27日,为进一步深化债券交易制度改革,提升二级市场流动性,规范债券交易行为,促进交易所债券市场持续健康发展,上交所制定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债券交易规则》及3个配套适用指引,深交所发布《深圳证券交易所债券交易规则》,并将于4月25日正式施行。债券交易规则和指引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建立健全债券交易参与人制度,不断拓宽债券市场参与机构类型。二是优化债券交易机制。三是建立债券做市商机制,提高上交所债券市场价格发现功能,改善各债券品种流动性。四是加强债券交易监管和风险管理。
沪深交易所公告称, 一、国庆节:9月29日(星期三)至10月7日(星期四)不提供港股通服务,10月8日(星期五)起照常开通港股通服务。另外,9月26日(星期日)、10月9日(星期六)为周末休市。二、香港重阳节:10月14日(星期四)不提供港股通服务,10月15日(星期五)起照常开通港股通服务。
沪深交易所于1990年相继设立后,时隔30多年,我国资本市场将迎来北京证券交易所,新三板改革站上新的起点,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发展又迈出坚实和关键的一步。
中国证监会在官方微博提到,证监会将以现有的新三板精选层为基础,组建北京证券交易所,进一步提升服务中小企的能力。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会严格遵循《证券法》,按照分步实施、循序渐进的原则,其上市公司由创新层公司产生,维持新三板基础、创新层与北京证券交易所层层递进的市场结构,并同步试点证券发行註册制。
沪深交易所公布的数据显示,本周(7月19日至7月23日)将有15只新股发行。7月19日发行的是华依科技、同辉信息、保立佳、双乐股份、润丰股份;7月20日发行的是天微电子、正元地信、深水规院;7月21日发行的是金迪克;7月22日发行的是龙版传媒、国邦医药、中环海陆、倍杰特、中旗新材;7月23日发行的是复旦微电。这15只新股累计发行数量共计约7.45亿股,预计募集资金金额共计121.84亿元。此外,本周将有2只新股首发上市,7月19日上市的是读客文化;7月20日上市的是华阳变速。
据沪深交易所安排,7月12日至16日(本周),共有13只新股发行申购,包括科创板5只、创业板4只、沪深主板分别有3只、1只。其中,沪农商行、利柏特、浙版传媒在沪市主板上市;金房节能在深市主板上市;唯赛勃、和达科技、容知日新、大全能源、瑞可达在科创板上市;仕净科技、迈普医学、新柴股份、怡合达在创业板上市。值得注意的是,本周三申购的沪农商行,网上申购上限达28.9万股,意味着顶格申购需289万元的沪市市值,在今年以来的新股中排第四,在2020年以来的金融板块新股中排第一。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