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华社讯】4月18日,国新办举行经济数据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一季度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表示,一季度工业经济总体实现良好的开局,重点行业稳中提质。装备制造业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一季度增加值同比增长10.9%,拉动了整体工业生产增长3.5个百分点。在“两重”“两新”等政策的支持下,电子、汽车、电气机械器材这个行业增加值实现了10%以上增长。原材料制造业的效益明显改善,前两个月的利润同比增长15.3%,其中有色金属行业的利润增幅超过了20%。消费品制造业的增加值平稳增长,在节日效应和市场刚需带动下,农副食品、纺织等行业生产加快,化纤织造及印染精加工等行业增速超过了10%。
12月9日,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1月份,从环比看,一系列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效果持续显现,房地产、基建项目加快推进,水泥、有色金属、钢材等工业产品价格上涨。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上涨1.2%,其中水泥制造价格上涨6.2%,玻璃制造价格上涨1.8%;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1.2%,其中铝冶炼价格上涨5.6%;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0.2%。电力、燃气需求季节性增加,燃气生产和供应业价格上涨0.7%,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价格上涨0.3%。煤炭保供力度加大,电厂备煤较为充足,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下降0.4%。国际原油价格下行,带动我国石油相关行业价格下降,其中石油开采、有机化学原料制造价格均下降1.4%。装备制造业中,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价格下降2.0%,新能源车整车制造价格下降0.8%,锂离子电池制造价格下降0.6%;计算机整机制造价格上涨0.6%,通信终端设备制造价格上涨0.4%。消费品制造业中,农副食品加工业价格下降0.4%,纺织业价格下降0.2%;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价格上涨0.3%。
6月28日,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统计师孙晓解读工业企业利润数据,消费品制造业利润降幅收窄,助推工业企业利润改善。5月份,随着消费需求不断恢复,消费品制造业利润降幅较4月份大幅收窄17.1个百分点,带动规上工业利润降幅收窄2.9个百分点。其中,皮革制鞋、纺织服装行业利润同比分別增长1.05倍、47.0%,盈利改善明显;酒饮料精制茶、食品制造行业利润分別增长10.3%、8.4%,增速分別加快8.4、2.9个百分点;医药制造业利润降幅收窄22.0个百分点。
12月27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11月份,在消费品生产稳定恢复、价格回升等因素带动下,消费品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13.6%,较上月明显加快10.0个百分点,增速连续两个月回升,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服装、食品类盈利状况均较好,纺织服装、纺织行业利润同比分別增长63.1%、21.7%,利润由降转增或增长加快;酒饮料、农副食品加工、文教工美、食品制造行业利润增速分別为16.9%、14.6%、14.3%和13.6%,均实现较快增长。
新冠肺炎病毒爆发以来,医药等消费品制造业利润增长明显加快。据中国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受新冠疫苗等防疫抗疫物资需求旺盛带动,我国医药制造业利润保持快速增长,5月份利润同比增长85.7%,两年平均增长50.9%,分别较4月份加快23.6和12.5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0.9%、53.5%和52.9%,较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1.7个百分点和1.3个百分点,但均持续位于临界点以上。此外,6月份消费品制造业PMI升至近5个月以来的高点,为52.2%,高于上月1.6个百分点。市场分析,这主要是受‘618’年中促销活动带动。过往数据表明,受“618”和“双11”影响,每年6月份、11月份基本是全年网上零售额的两个高峰,带动消费品制造业PMI快速上升。
广发证券资深宏观分析师王丹发布报告指,2021年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收和利润累计同比分别为30.5%和83.4%。以2019年为基期的两年复合增速分别为9.9%和48%。5月当月利润同比增长36.4%,两年复合增速20.2%,略低于4月的22.5%。以复合增速作为观测标尺,营收增速连续两个月回升,利润增速连续3个月回落。从成本和费用两个思路进一步拆分发现,大宗商品涨价导致制造业和公用事业成本增加或是拖累5月份利润率的主要原因。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1月官方制造业PMI 49.5,预期49.3,前值49.4。2019年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有所回升,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连续两个月上升,升幅有所扩大,其中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回升明显。综合PMI产出指数温和上涨,超过去年四季度高点。 国家统计局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表示,本月制造业PMI主要特点:一是制造业生产扩张略有加快。生产指数为50.9%,略高于上月0.1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为49.6%,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其中,反映外部需求的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6.9%,比上月回升0.3个百分点。二是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和出厂价格总体水平降幅收窄。三是大型企业发展预期较为乐观。四是新动能持续积蓄,节日消费效应显现。高技术制造业和消费品制造业生产指数为51.6%和51.5%,分别比上月上升3.2和1.3个百分点,均明显高于制造业总体水平,企业生产活动加快。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