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广东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印发《广东省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实施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通知提出,推广使用节能低碳型交通工具。大力推广节能及新能源汽车,推动城市公共服务及货运配送车辆电动化替代,提高城市公交、出租车、城市配送、邮政快递、机场转运、铁路货场等电动新能源运输工具的比例。有序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稳步推动电力、氢燃料车辆对燃油商用、专用等车辆的替代。全面实施重型柴油车国六排放标准和非道路移动柴油机械国四排放标准,基本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的柴油和燃气汽车。推广使用LNG动力船舶、纯电动船舶,加快推进码头岸电设施建设,推动船舶靠港使用岸电应接尽接。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发布〈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1年版)〉的通知》(发改产业〔2021〕1609号,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有序推进兼并重组、横向联合,提高集中度、加强资源掌控能力、聚集低碳发展合力、共享低碳发展技术;积极推进产业融合、纵向延伸,构建绿色循环产业链和供应链。通过生产要素流通、能量梯级利用、废弃物循环利用、资源能源共享、全生命周期角度优化配置,充分发挥产业集群的规模效应和循环经济效应,有序推动全产业链协同降碳。高耗能企业要抓住低碳发展带来的机遇,在降碳的同时形成新业务模式和增长点;加快推动能效提升、资源循环利用、清洁生产等关键共性技术开发推广和应用;加快推进前沿技术研究和突破,如低成本高安全地制备、储存和运输绿氢,在重点领域实现对化石能源的替代;加快突破碳中和关键材料、仪器装备、生产工艺等方面的瓶颈。
11月9日,发改委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全国清洁生产推行方案》,方案提出,大力推进重点行业清洁低碳改造。严格执行质量、环保、能耗、安全等法律法规标准,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全面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和评价认证,推动能源、钢铁、焦化、建材、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印染、造纸、化学原料药、电镀、农副食品加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等重点行业“一行一策”绿色转型升级,加快存量企业及园区实施节能、节水、节材、减污、降碳等系统性清洁生产改造。在国家统一规划的前提下,支持有条件的重点行业二氧化碳排放率先达峰。在钢铁、焦化、建材、有色金属、石化化工等行业选择100家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改造工程建设,推动一批重点企业达到国际清洁生产领先水平。
7月7日,发改委等多部门印发“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其中提出,到2025年,循环型生产方式全面推行,绿色设计和清洁生产普遍推广,资源综合利用能力显著提升,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基本建立。到2025年,主要资源产出率比2020年提高约20%,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达到60%,废纸利用量达到6000万吨,废钢利用量达到3.2亿吨,再生有色金属产量达到2000万吨,其中再生铜、再生铝和再生铅产量分别达到400万吨、1150万吨、290万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达到5万亿元。
【财华社讯】中国心连心化肥(01866-HK)公布,公司于新乡基地采用清洁生产技术的项目改造工程按计划预计于2021年投入运行,届时将为集团新增60万吨合成氨的年产能,新乡基地的液氨产能也将达到最大值。为了配合公司的整体战略规划,公司拟为新乡基地项目改造工程配套新建年产能70万吨的尿素项目,总投资约人民币5.8亿元,建设期约30个月。
上海发展改革委员会22日公布,上海市2019年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安排计划(第五批)的通知。经研究,第五批节能减排专项资金重点支持餐厨废弃油脂、工业节能和合同能源管理、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发展、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平台建设、节能能力建设共计6项工作,计划下达节能减排专项资金19185.290371万元。
从发改委网站获悉,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建立健全系统规范的清洁生产技术指标体系,指导和推动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工信部共同制定了《煤炭采选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硫酸锌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锌冶炼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肥料制造业(磷肥)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等5个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现予以发布,于发布之日起施行。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消息,3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委联合印发《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通知指出,各地方、各部门要以《目录》为基础,根据各自领域、区域发展重点,出台投资、价格、金融、税收等方面政策措施,着力壮大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