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登录财华智库网

专注港股20年,做最有深度的原创财经资讯

其它登录方式

HI!欢迎注册财华智库网

专注港股20年,做最有深度的原创财经资讯

其它登录方式

中概股市况回暖 适逢跨境证券行业被整改,对港是利还是弊?

日期: 2023-02-10 16:19

最近港股迎来大行情,在A股尚未开市期间,港股市场领涨亚太区新兴市场。事实上,这一势头从2022年接近尾声时已见端倪,港股行情大好,同时离岸人民币汇率向好,或显示出外资对于中国资产的浓厚兴趣。

反映中概股表现的纳斯达克金龙中国指数近三年月大涨,当前已累涨70.45%(截至2023年1月30日止下同),今年以来累涨近14%; 恆生指数和恆生科技指数今年以来累涨11%以上; 表现远好于美股。相较而言,道琼斯工业指数今年以来仅上涨1.72%,纳斯达克指数则累涨8.86%。

踏入2023年,中资股和中概股表现较好,同时也带起了港股市场的投资氛围,新股市场也开始活跃起来,截至2023年1月31日短短一个月,港股市场已有  10家公司完成上市,可见市场气氛的好转。

国內疫情防控优化,经济增长反弹以及需求显着回升,是国际资本看好中国企业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港交所的多项改革,也吸引了资本的投资,港股市场的活跃度大大提高。同时,产品和服务所带来的资金成本压力,使得投资者对于更多样理财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在上升。

这些利好因素已经反映在港股和中概股表现中,腾讯控股(00700.HK)股价累涨一倍。大家不由得猜测,还有哪些投资目标值得留意。而另一个值得关注的行业为—线上经纪服务供货商,特別是最有可能从港股市场个人投资者交易中得益的富途控股(FUTU. US)。

按港交所2021年个人投资者证券成交量计算,富途是香港市场最大的证券经纪商。富途提供的数据显示,其2021年于香港交易所的个人投资者证券交易量总额达2832亿美元,市场份额达到10.7%,远高于排名第二的一家国有银行在香港设立的传统券商, 后者包括线上交易额在內的总交易额只有1270亿美元,市场份额仅4.8%。 (数据来源:取自富途于香港申请上市时提交的文件)

近年随着手机应用的普及,线上交易渗透率不断上升; 同时,新兴市场财富的累积、金融知识的普及、线上平台技术的优化以及金融普惠化基础设施的落实,都大大提升了个人投资者的参与度。拥有社交媒体和活跃小区文化优势的富途,刚好迎合了现代投资者的数字化服务需求,因此迅速发展起来,且增速远超传统券商。惟內地一直未有相关的牌照专门监管互联网券商,线上交易规范一直处于模糊地带。

最近,老虎证券和富途控股被中国证监会指通过“跨境交付”方式提供金融服务,在持有境外牌照的情况下,利用互联网平台向境內投资者提供港股或美股等境外证券投资服务一事,并且被要求整改:当中包括不再拓展境內增量业务,停止在境內获客并协助新客户设立新账户; 并在继续向存量客户提供跨境券商服务同时,等待相关监管细则落地,保证存量客户新增入金资金没有违反国內外汇管理规定。

这次中证监的公告中提出,“有效遏制增量,有序化解存量”的 监管思路,要求券商们妥善处理存量业务, 这意味着富途的存量业务将继续维持。其实富途早在证监会发布相关规定之前,已经积极地拓展更多元的客户群体。凭藉完善的平台和专业的服务,富途吸引了众多有洞察力、且专业知识更强的海外市场投资者,包括香港、新加坡、美国及澳洲地区的投资者等。经此富途在持续压缩境內客户数量的同时,未来更会进一步加快推进国际化的步伐。

翻查富途的公开文件,从个人客户开户时提供的身份证明来看,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其內地、香港和其他市场的客户占比分別为68%、 31%和1%,而到2022年6月30日,內地、香港和其他市场的个人付费客户占比分別为35%  、39%和26%。可见,富途积极推进国际化的步伐。 (数据来源:取自富途于香港申请上市时提交的文件)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富途的客户组合更加均衡且国际化。 2021年第4季,富途有大约九成的新付费客户来自香港、新加坡和美国。而在2022年第3季业绩中,管理层就提到,新加坡的新付费用户就大幅增长约三分之一,美国付费客户增长亦十分强劲,显示出富途在境外市场的获客优势。

截至2022年9月30日,富途的註册用户数较期初增加38.2万,付费用户数增加20.1万,付费率由期初的45.2% ,进一步提升至46.1%; 但是相对于用户规模的扩大,其2022年前三季的销售及营销开支并没有出现大幅上升,反而按年下降29.61%,或反映用户对富途这一品牌广泛的认可。 (数据来源:取自Q3季报及新闻稿)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中国证监会不断强调行业监管的“一致性”,因此有关法规也可能同样适用于中资券商和其他金融机构设立的境外经纪子公司,也就是说,受到影响的不仅仅是富途、老虎证券等民营线上经纪,本港有份提供跨境证券业务的金融机构也有可能会受到影响,甚至影响可能会更大。

据悉,向境內投资者提供美股、港股投资等跨境证券服务的机构,主要包括:四大金融机构;港资券商;以欧美大型互联网券商与投行旗下券商机构为主的外资券商;中资银行/券商机构在境外设立的券商分支机构。

近年境內投资者资产全球化配置需求日益旺盛,致使这些金融机构通过互联网或线下拓展管道,吸引越来越多境內投资者在他们平台开设境外证券账户(甚至通过境外银行的开户服务)开展美股港股投资, 并收取相应的经纪费与杠杆投资融资服务费等。

根据CIC灼识諮询披露的相关数据表明,2021年,中国內地零售投资者占参与香港线上零售证券市场的零售投资者的总数的比例为45.9%。这也代表中国內地有近400万的投资者通过上述提及的四大金融机构以及沪深港通等管道,参与了港股的投资。

其实,行业合规整改有利于建设更健康的平台发展环境,內地及香港明确的立法规管,有利不同的劵商及银行,能有较清晰的规限,可以有更佳的操作指引,并满足更多內地投资者的投资需求,增加香港自身的竞争力,并使其拥有更佳的措施去承载及规范內地的资金,巩固其金融地位。

香港作为连接內地与世界的重要桥樑,应思考如何继续发挥国际金融中心的作用,成为国际资本与內地企业寻找机遇的重要中介人。港府应对它的监管是本着发挥其自身优势,同时与国家大局协同发展的原则进行,利于构建公平的发展环境,让拥有坚实基础的民营平台在国际市场上与同行公平竞争,避免最后资金集中 流到外资机构,造成反效果。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