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等关税,药品,原料药,药品制剂,仿制药,创新药
事件:
美国加征“对等关税”,我国出台反制措施。美东时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对等关税”行政令,不过,药品暂时得以豁免。4月8日,特朗普称美国仍将对药品征税。4月14日,美国商务部启动对药品进口的安全调查,并称药品关税可能在“一两个月内”提前实施。为应对所谓“对等关税”,我国出台反制措施,4月11日,我国宣布对美加征关税税率提高至125%。
分析:
1、美国是我国药品进出口第一大市场,我国对美出口以原料药为主,对美进口以药品制剂为主。2024年,我国对美药品出口金额73.0亿元,占药品出口总额的12.3%;我国从美国进口药品金额65.4亿元,占药品进口总额的11.8%。药品类型方面,我国对美出口原料药45.2亿美元,占对美药品出口额的61.9%;我国对美进口药品制剂54.9亿美元,占对美药品进口额的84.0%。
2、药品出口影响:大部分药品豁免本轮“对等关税”,整体影响不大,后续美国对药品加征关税仍有不确定性。回顾特朗普第一任期发起的多轮301条款调查,药品最终都被剔除在加征关税清单之外。尽管目前特朗普多次扬言要对药品征收关税,美国商务部发起针对药品的国家安全调查,但大部分原料药、药品制剂均被纳入本轮“对等关税”豁免清单,预计对药品征税主要为美国的“博弈”手段。即便后续加征关税,也可能会有一些变通,如药品关税落地时间相对较长,或给予一些国家地区关税豁免等。且从美国对我国药品的高依赖度看,由于药品供应链的建设周期较长,美国难以在短期内找到替代供应商或自建供应链,因此预计美国的药品需求不会显著减少;我国也有望凭借全球供应链地位及创新产品价值,有效规避关税影响。
原料药方面,大部分得以关税豁免,我国有望凭借全球供应链优势地位,部分抵消关税影响。我国在全球原料药供应链中占据核心地位,直接及间接提供美国大部分药品的原料及起始物料,且如抗生素等部分我国生产的原料药,全球没有可替代来源。未来如果原料药加征关税,我国有望凭借在供应链中的优势地位,通过转嫁关税成本、加快市场多元化布局等方式,部分抵消关税影响。
药品制剂方面,我国对美出口仿制药的体量不大,整体受关税影响较小。对药品征税将明显推高美国民众的用药成本,造成美国市场药品短缺。当前大部分化学药、生物药(含疫苗、抗体等)均被纳入关税豁免清单,中美过往的贸易摩擦均未明显波及药品进出口贸易。
仿制药方面,加征关税会影响仿制药对美供应,不过目前我国对美出口仿制药的体量不大,整体影响较小。美国近90%的仿制药依赖进口,如果仿制药新增关税成本,可能造成包括癌症治疗药物在内的药品短缺。我国的仿制药以内需市场为主,对美出口规模较小,后续如果加征关税,主要受影响的为一些利润较薄、成本敏感、替代性高的品种。
创新药方面,以技术和知识产权出海为主,基本不受关税影响。我国创新药以技术和知识产权出海为主,非实物交割,与关税没有直接关系。部分处于商业化阶段的创新药毛利率水平较高,加征关税带来的利润冲击也较小。创新药整体为受关税影响最小的药品类别。
3、药品进口影响:我国反制措施将加速药品领域的国产替代。目前,我国进口的在美国药品制剂有140个,主要为原研化学药及生物药,大部分已有国产替代品种,但在血制品领域,美国具有全球产能优势,短期内,我国血制品的价格稳定或受一定影响。长期来看,我国的反制措施将削弱从美国进口药品的竞争力,加快药品领域的国产替代进程。
4、应对措施:1)拓展多元化市场: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积极开拓欧盟、东南亚、南美洲、非洲等其他国际市场;2)优化产业链布局:在海外关键市场建设生产基地,实现本土化生产;3)加快产业创新升级:开发高附加值、技术壁垒高的特色原料药、创新药品;同时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5、风险提示:药品对美出口成本上升风险、全球制药产业链重构风险、全球市场区域上的药品供给失衡风险。
文章来源:兴业研究公众号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