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CPI数据出炉,再一次撞到了特朗普的“枪口”上。
当地时间周二,美国劳工部最新CPI报告发布。数据显示,美国6月CPI环比上升0.3%,同比上升2.7%,均与市场预期一致。
另外,6月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成本的核心CPI环比上涨了0.2%,同比上涨2.9%,二者表现均低于市场预期。
美国核心CPI涨幅不及预期,“懂王”特朗普显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他在社交平台发文称,美联储应将利率下调300个基点,通胀非常低,每年可节省一万亿美元。
一直以来,特朗普坚定的认为,关税不会加剧国内通胀,他认为美联储拒绝降息正在加重美国日益严重的债务和赤字问题。
近一段时间,特朗普对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采取高压态势,直言对方不降息是严重失职,甚至多次嘲讽羞辱对方。
不少白宫官员也都加入到“批评鲍威尔”的行列之中。有知情人士称,迫于各方政治压力,鲍威尔或正在考虑辞职,最新的CPI数据或加速这一进程。
但有观点指出,近两月通胀数据并未充分反映关税对通胀带来的影响,尚需时间观察。
分析师:关税对通胀影响尚需时间
6月美国CPI增速确实有所提升,5月份美国CPI数据环比上涨0.1%,同比上涨2.4%。6月核心CPI增速亦高于前月。
有分析指出,上述数据似乎更为支持美联储按兵不动的谨慎立场,未来美国面临高失业率和更高通胀的风险已经在上升,有经济学家预测未来几个月物价将显著上涨。
Principal Asset Management首席全球策略师Seema Shah在周二数据发布后表示,美联储能否降息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周二的通胀数据。由于核心通胀连续第五个月低于预期,最初数据看起来似乎仍未出现美联储所期待的关税引发的通胀提振效应,然而,仔细观察不难发现,随着家居用品、娱乐和服装等类别价格上涨,进口关税正逐步传导至核心商品价格。
数据显示,6月美国服装价格环比上涨了0.4%,鞋类价格在连续数月下跌后上涨了0.7%。家具和床上用品价格也上涨0.4%,这表明与关税相关的成本压力正开始传导至消费者。Shah认为,关税的全面通胀影响可能还需要时间显现,美联储至少在未来几个月保持观望将是明智之举。
CPI报告公布后,交易员继续押注,美联储最有可能在9月开始降息,但9月降息的可能性大幅下降,在数据发布后迅速跌破了60%。此外,交易员仍然认为本月降息的可能性不足5%。
关税波云诡谲,通胀预期不明朗
关税的冲击波还在持续,可能加大美国通胀不确定性。
当地时间7月15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发文宣布,美国将对所有进口的印度尼西亚商品征收19%的关税,而美国对印尼的出口将享受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待遇。
特朗普表示,他与印尼总统普拉博沃会谈后,双方达成一项重要协议。根据这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协议”,印尼“首次向美国开放整个市场”。他补充说,作为协议的一部分,印尼承诺购买价值150亿美元的美国能源、价值45亿美元的美国农产品以及50架波音飞机。
目前,印尼方面暂未对此作出回应。
此外,特朗普宣布,对一些规模体量较小的国家的关税信函也将很快发出。他表示,美国将对来自至少100个国家的商品征收“略高于10%的关税”。
特朗普还指出,他可能会在月底宣布对药品征收关税。特朗普表示,他将以较低的关税税率开始,并给企业一年的时间在国内建立工厂,然后才会面临更高的进口税率。电脑芯片也将面临类似的关税。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