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堪称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基建工程之一的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下称“雅下水电工程”)开工仪式,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正式举行。
从20世纪50年代的早期构想与初步勘探,到90年代的系统规划,再到如今的战略明确与工程落地,雅下水电工程的筹备工作历时大半个世纪,如今终于从蓝图走进现实。
此次工程投资规模巨大,总投资高达约1.2万亿元人民币,为一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项目,对于水泥、基建、钢铁、电力及爆破等多个行业来说属万亿级利好。
7月21日,香港资本市场上的相关概念股迎来狂欢。
截至发稿,水泥板块的华新水泥(06655.HK)狂飙79.04%,山水水泥(00691.HK)涨超15%;电气设备板块的东方电气(01072.HK)亦狂飙61.86%,东北电气(00042.HK)涨38.78%,哈尔滨电气(01133.HK)涨超27%;西藏本地股西藏水资源(01115.HK)涨27.5%;基建板块的中国能源建设(03996.HK)、中国铁建(01186.HK)等股纷纷大涨。
相当于3个三峡的超级工程
资料显示,雅鲁藏布江下游被誉为“世界水能富集之最”。其中,雅鲁藏布大峡谷北起米林县大渡卡村(海拔2880米),南至墨脱县巴昔卡村(海拔115米),全长504.9公里,最深处达6009米,是公认的世界最长、最深大峡谷,仅这一河段就汇集了近7000万千瓦的技术可开发水能资源。
加上各大支流,雅鲁藏布江水能藏量可达1.1亿千瓦,约占中国水能总藏量的六分之一,仅次于长江。
雅下水电工程位于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境内,雅鲁藏布江大拐弯下游河段。开发方式采取“截弯取直+超长隧洞引水”方案,布置5座梯级电站,其中核心为墨脱水电站。
这个投资超万亿的超级大工程,预计总装机容量达7000万至8100万千瓦。这个规模有多大呢?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目前,位于湖北的三峡水电站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水电站,建设耗资约2000亿元人民币,总装机容量约2250万千瓦。由此计算,雅下水电工程预计总装机规模将相当于3座三峡水电站。
此外,雅下水电工程落成后,预计每年发电量将达3000亿千瓦时,同样约相当于3座三峡水电站的发电量。按每户家庭年用电2000度计算,可满足1.5亿个家庭一年的用电需求。
国家领导人在西藏调研时强调,雅下水电工程体量大、周期长、影响远,堪称世纪工程。要积极应用先进技术、装备、工艺、材料等,为高质量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并引领相关领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
有望重塑我国能源格局
2020年9月,我国提出“双碳”战略: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水电在碳中和战略中扮演着关键性、不可替代的角色,对于深入推进“双碳”战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大意义。
尽管近年来风电及光伏装机量迅速增长,但水电发电量才是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主力军。Wind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水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13.55%,而风电及光伏发电量占比均不到10%。
众所周知,风电、光伏的缺陷是间歇性和季节性波动,而水电具有快速响应和储能功能,可灵活调节能力弥补风光发电的波动性,成为电网稳定性核心之一。特别是“水电+抽蓄”的组合,是未来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网的“稳定器”。
雅下水电工程工程被我国官方定位为“世纪工程”“新时代标志性工程”,其建设周期预计10-15年,建成后将成为世界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项目。根据规划,雅下水电工程建成后,工程电力以外送消纳为主,兼顾西藏本地自用需求。
雅下水电工程规模如此庞大,建成落地后,有望加速重塑我国能源格局。
努曼陀罗商业战略咨询创始人霍虹屹表示:“该工程不仅有助于优化全国能源结构、提升非化石能源占比,也将极大增强我国西南水电的战略调度能力,为构建‘全国一张网’的统一电力市场提供强大支撑。”
预计工程投产后,我国清洁能源结构将得到显著优化,非化石能源占比将明显提升,水电将成为风光发电的重要调节电源,形成“水风光储”一体化能源体系。
资料显示,雅下水电工程每年提供的约3000亿度绿色电能,相当于每年减排二氧化碳约2.5亿吨,减少标煤消耗超9000万吨,将显著推动我国“双碳”目标。此外,该工程每年发电量相当于1.5亿吨石油的能量,可缓解我们对进囗能源的依赖。
摩根士丹利发布研究报告指出,雅下水电工程覆盖范围内的主要受益方可能包括特高压输电设备企业、水电站工程公司及核心水电设备制造商。该行同时看好“水光风互补基地”的发展潜力——可在枯水期借助太阳能及风能,实现可再生能源的稳定输出。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