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登录财华智库网

专注港股20年,做最有深度的原创财经资讯

其它登录方式

HI!欢迎注册财华智库网

专注港股20年,做最有深度的原创财经资讯

其它登录方式

一年多配售集资逾70亿!四面出击的商汤能否摆脱困局?

日期: 2025-07-24 19:59
作者: 明羲

今年以来,随着港股交投情绪飙升,配售潮一浪接一浪。

其中,人工智能赛道配售热度较高,迈富时(02556.HK)、晶泰控股(02228.HK)、第四范式(06682.HK)、越疆(02432.HK)、优必选(09880.HK)、地平线机器人(09660.HK)等在内的众多AI公司进行了配售集资。

曾多次入选港股百强榜单的AI公司商汤-W(00020.HK),在7月24日盘前抛出了一份配售计划,拟集资约25亿港元。

从资本市场的反应来看,7月24日,商汤的股价一度低开近2%,此后出现拉升,尾盘放量大涨8.13%,市场情绪明显回暖,或反映投资者普遍看好商汤通过此次配售计划增强资金实力,以应对AI领域的激烈竞争。

再度配售集资25亿港元,有何用途?

此次配售,商汤选择配售B类股份,约16.67亿股,每股认购价1.50港元(折让约6.25%),预计配售总额约为25亿港元。

认购人则是Infini Capital Global(无极资本)。

需要注意的是,无极资本7月17日才刚参与另一家AI公司第四范式的配售集资。

无极资本,来头不小。

公开资料显示,无极资本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以亚洲为核心、兼具全球化视野的国际长线基金,双总部设于香港和阿布扎比,并在东京设有办公室。

无极资本还作为全亚洲首个获批阿布扎比金融牌照的机构,其创新搭建中东主权财富基金与中国硬科技的跨境资本通道,深度布局新兴科技、智能制造、大消费、金融科技等领域,投资阶段覆盖一级市场私募股权到二级市场战略配售全周期。

无极资本创始人兼CEO钱涛(Tony Chin),拥有摩根士丹利和汇丰的资深投行背景,团队核心成员来自全球顶尖金融机构,采用多策略、多基金经理模式,通过量化技术与基本面分析结合的投研体系,在风险调整后回报上表现突出。

作为国内知名的AI公司,商汤主要从事销售先进人工智能软件平台及相关服务、销售人工智能软硬一体产品及相关服务、AIDC服务以及有关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活动。

而此次配售募集的资金,商汤拟用于这些方向:

(1)30%(约7.5亿)用于支持公司的核心业务发展,包括打造AI云、持续扩大公司AI基础设施商汤大装置的规模与场景覆盖;

(2)30%(约7.5亿)支持生成式AI的研发,以及多模态大模型衍生产品的开发与落地,重点推进在智能硬件等垂直场景中的商业化应用;

(3)20%(约5亿)用于探索AI在创新垂直领域的技术融合与实践,包括但不限于自行或与战略合作伙伴开展具身智能机器人、区块链、真实世界资产(RWA)、数字资产、稳定币等业务并取得相关资质,并借助AI大模型扩展在数字金融中风控及结算方面的应用;

(4)20%(约5亿)用作公司的一般营运资金。

押注多个热门领域,能否缓解困境?

事实上,这并不是商汤第一次配售集资。

2024年6月及12月,商汤曾有两笔配售,集资金额分别为20.08亿港元、27.98亿港元。

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商汤就频频募集巨资,总额超过70亿港元,这一连串密集融资动作,不禁让人对其资金用途与业务扩张节奏产生诸多联想。

而之所以如此,和商汤的业务布局及转型、财务状况有关。

众所周知,近些年来,科技领域涌现诸多热点,新能源汽车和智能驾驶、AI和大模型、机器人与具身智能等多个热门领域都迎来了蓬勃发展。

而商汤起家于计算机视觉领域,此后进行了转型,已经在视觉AI、智能汽车、生成式AI领域进行了布局。

而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商汤正计划成立独立的具身智能公司,核心成员由原智能驾驶、计算机视觉和机器人领域的专家组成,团队架构初步成型,目前仍在持续扩招中。

商汤还预告将在7月27日举行的WAIC 2025大模型论坛上,发布一款集感知、视觉导航、多模态交互于一体的具身智能“大脑”,旨在为机器人和各类智能终端赋能。

此外,商汤还通过投资了包括银河通用、众擎机器人等十余家具身智能企业。今年4月,商汤还与傅利叶、松应科技两家机器人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可谓是多点开花。

可以说,这些年来,商汤每每都能和当下的热点建立联系,包括且不限于智慧城市、元宇宙、智能汽车、生成式AI、具身智能等。这些新兴科技领域被广泛看好,也让商汤拥有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只不过,这些热门领域从研发再到商业化需要海量资金支持,而在这个大背景下,商汤仿佛陷入了“高投入、低变现”陷阱——用钱“砸”出来的技术优势却迟迟不能转化成商业价值,对业绩提供的帮助有限。

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4年,商汤的研发支出基本处于持续攀升状态,一路从8.49亿元(人民币,下同)增至了2024年的41.32亿元,累计研发投入达204.45亿元。

而从转化的成绩来看,收入端,商汤的总营收从2018年的18.53亿元增至2024年的37.72亿元。

利润端就更加乏善可陈了,商汤一直都处于亏损状态,其中2024年的净利润亏损42.78亿元,同比收窄33.57%。

不难发现,研发支出的增长幅度显著高于总营收的增长幅度,且未能帮助商汤实现盈利。而且这种砸钱的方式还让商汤的现金流出现问题,其经营活动持续净流出,公司的运营对融资依赖非常重,这也是商汤要进行配售集资的主要原因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从2024年的收入结构来看,2024年,商汤实现总营收37.72亿元同比增长10.8%,低于市场预期,但扭转了2022年、2023年营收连续下降的趋势。

其中,生成式AI收入同比增长103.1%至24.04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从2023年的34.8%大幅提升至2024年的63.7%,成为第一大收入来源。

视觉AI业务在2024年实现收入11.12亿元,同比大幅下降39.5%,在总营收中的占比也从2023年的53.9%降至2024年的29.5%。2024年,智能汽车收入下降33.2%至2.56亿元,占比为6.8%。

可见,受益于AI大模型的发展,商汤的生成式AI业务的收入实现了大幅增长,但与此同时其起家的视觉AI业务和智能汽车业务在大幅收缩,这也并不是个好迹象。

结语

2025年以来,港股市场迎来普涨,泛科技领域的腾讯控股(00700.HK)、阿里巴巴-W(09988.HK)、小米集团(01810.HK)、比亚迪股份(01211.HK)等多股录得大幅上涨,表现亮眼。

而有着AI明星股之称的商汤在2024年一度录得飙升,但在2025年表现得一般,算上今日8%的涨幅,年内也才累涨16.11%,在今年火热的市场氛围中,这个涨幅并不算太好。

总的来看,押注多个热门赛道让商汤充满了想象空间,这或许也是公司能频频融到巨资的原因之一,但这些何时能在业绩上体现出来,实现扭亏为盈,仍需投资者持续跟踪。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