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香港立法会通过了《稳定币条例》,为香港引入锚定法定货币的稳定币发行人发牌制度,标志着香港在数字资产发展方面迎来新的里程碑。
《稳定币条例》已于今日(8月1日)生效,香港金管局正式开始接受牌照申请。
多家企业角逐稳定币牌照
稳定币被称为“连接传统金融与加密世界的桥梁”,它用传统资产担保确保稳定性,又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加密世界的高效流通。
对于企业而言,获得稳定币牌照后,在跨境支付、供应链金融、资产代币化、零售支付及金融科技服务等领域开展稳定币相关业务,可收获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拓展市场、增强金融竞争力等多重益处。
根据香港金管局规定,今年8月1日-31日,有意申请稳定币发行人牌照的机构可与金管局接触,就申请事宜进行沟通。今年9月30日或之前,有意申请牌照的机构向金管局提交所需材料。香港金管局副总裁陈维民预计,首批牌照可能会在2026年年初发出。
在香港金管局官网持牌稳定币发行人纪录册内,尚未有持牌的稳定币发行人名单,金管局表示“此列表将会适时更新”。
《稳定币条例》草案出炉后,国内多家企业开始角逐稳定币牌照。
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在7月23日表示,至今已经有数十家机构主动接触金管局团队,有的明确表示有意申请稳定币牌照,有的属于初步探路性质。
根据公开资料,截至目前来自金融机构与银行、科技与支付公司以及加密货币与金融科技企业等领域在内的企业表达了申请稳定币牌照的意向,其中包括渣打银行、蚂蚁国际、京东(09618.HK)、香港电讯(06823.HK)、上海钢联等。
有业内人士表示,中国银行(香港)、渣打银行(香港)等发钞行有望率先申请并获批稳定币发行人牌照。
不过,香港金管局对稳定币牌照的发放不会“大水漫灌”。余伟文近日称,“金管局已明确表明,在初阶段充其量只会批出数个稳定币牌照,换言之,失望者不在少数。”
此外,香港金管局人士近日向媒体表示,由于发牌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需要考虑申请文件是否齐全、使用场景是否成熟等因素,因此“2026年年初是否一定会发牌”仍有变数,更多只是一个预估时间。
鼓励与监管并行
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近期表示,《稳定币条例》秉持“相同活动、相同风险、相同监管”的原则,着重风险为本,致力缔造稳健的监管环境,不仅符合国际监管要求,也为香港的虚拟资产市场提供稳定基础,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障用户的权益,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稳定币是相对新兴的金融工具,既具有传统金融工具的属性,也有其特殊之处,例如其匿名和便于跨境使用的特性,带来了管控风险特别是反洗钱方面的挑战。
对此,香港监管层十分重视对稳定币的监管。
近日,香港金融管理局发布了《持牌稳定币发行人监管指引》、《打击洗钱及恐怖分子资金筹集指引(持牌稳定币发行人适用)》、《稳定币发行人发牌制度摘要说明》等文件。
其中,《持牌稳定币发行人监管指引》明确了发行人牌照申请的各项门槛,其中包括:申请人须具备足够财政资源及流动资产,确保履行到期义务,须符合以下任一条件:已缴股本不少于2500万港元或等值于2500万港元的可自由兑换货币;申请人须设有及实施健全及适当的风险管理政策及程序,以管理进行其持牌稳定币活动所产生的风险。
《打击洗钱及恐怖分子资金筹集指引(持牌稳定币发行人适用)》咨询总结及该指引增加了金管局就反洗钱和反恐怖主义融资要求进行咨询所收到的意见总结,并就建议的规定订明下一步的步骤。
国泰君安国际在最新研报表示,从整体层面看,香港金融管理局在稳定币的监管工作上以从严把控且全方位覆盖为核心原则。这种严格并非局限于某一特定环节,而是贯穿于稳定币运营的全流程;这种全方位也深入到了稳定币生态的各个关键领域。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