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登录财华智库网

专注港股20年,做最有深度的原创财经资讯

其它登录方式

HI!欢迎注册财华智库网

专注港股20年,做最有深度的原创财经资讯

其它登录方式

【百强透视】内卷与突围: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洗牌与机遇

日期: 2025-09-15 19:32
作者: 遥远

经历数年高速发展,2025年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继续成为资本市场焦点,相关车企“吸金”能力依旧强劲。

富途牛牛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绝大多数港股新能源车企股价实现上涨。除了恒大汽车(00708.HK)和北京汽车(01958.HK)因自身因素被资金冷落外,其余个股普遍走强。

行业明星车企零跑汽车(09863.HK)、小鹏汽车(09868.HK)和小米集团(01810.HK)年初以来股价累计涨幅分别达约91%、77%及63%,蔚来(09866.HK)、吉利(00175.HK)和比亚迪(01211.HK)等股表现同样强劲。

强者恒强,行业格局渐趋清晰

我国已连续十年稳居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第一大国,构建起自主可控、体系完备的产业生态。在“三电”(电池、电机、电控)与“三智”(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网联)等技术领域实现局部领先,成为全球汽车电动化与智能化的引领者。

历经多年激烈竞争,行业已呈现“强者恒强”态势。头部企业凭借“垂直整合降本—规模扩张获客—数据反哺技术—全球化再扩张”的闭环模式,构筑起较高的竞争壁垒。

根据中汽协数据,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集中度明显高于整体汽车市场,今年前8月销量前三的车企市占率已经达到51.2%,前十车企市占率则达到83.3%。其中,比亚迪以接近30%的十分份额稳居榜首,造车新势力中的零跑、小鹏和理想(02015.HK)位居第八至第十位。

头部车企往往资金实力雄厚,持续高研发投入,全产业链整合能力突出,借助规模效应降低成本、高端化提升溢价,因此抗风险能力优异。

零跑与小鹏今年销量增势十分迅猛:前8月零跑累计销售32.9万辆,同比大增140.4%,上半年净利润0.3亿元,首度实现半年度盈利;小鹏前8月销量27.2万辆,同比激增251.8%,二季度净亏损大幅收窄至4.8亿元,公司重申今年四季度盈利目标。

理想汽车因正处于纯电转型阵痛,前8月交付量同比出现下滑。吉利、小米与奇瑞等车企新能源销量亦实现快速增长,其中吉利新能源汽车依托银河系列实现翻倍增长。

传统车企在电动化转型方面成果出现较大分化,部分车企踩下了“刹车键”,例如广汽集团(02238.HK)旗下埃安近两年来已“泄气”,导致总销量出现负增长;东风集团(00489.HK)转型则遇阻,今年上半年利润暴跌约92%,累计销量增长乏力,近期公司计划从港交所退市,旗下岚图汽车则通过介绍方式登陆港交所。

新能源汽车头部厂商之所以能将蛋糕越做越大,盈利能力亦持续增强,背后均有自己的“核心武器”。其中,零跑的全域自研能力较强,全域自研比例达65%+,相对成本控制得更好,产品价格更具竞争力。理想则是精准定位家庭用户,产品持续升级,成本控制优秀,运营效率高。

未来,随着资源的持续聚集、壁垒的持续加深,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或将呈现“少数巨头主导+若干细分龙头”的格局,强者恒强的逻辑仍将持续。

赛道宽又广,机遇与挑战并存

当前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最显著的问题是“内卷”加剧,价格战、技术竞赛与营销比拼白热化,短期竞争态势激烈。

其中价格战尤为突出。乘联会数据显示,上半年新能源车降价车型算术平均降幅达2.3万元,降价比率约12%。以价换量策略导致行业利润率普遍承压,部分企业陷入“增销不增收、增收不增利”的困境。

尽管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强者恒强格局日益明显,且行业内卷程度日趋严重,但这并不意味着后来者或传统车企完全没有机会。

当前新能源汽车行业仍处于技术变革窗口期,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下一代电池技术,以及L4级自动驾驶技术的逐步成熟,可能会重塑行业竞争格局。而在一些差异化的细分市场,如特定功能的商用车、个性化的小众车型,或特定区域市场,也仍存在机遇。

固态电池研发与落地,成为传统车企突围的重点。上汽集团今年7月表示,2025年准固态电池将在智己等品牌上实现规模搭载。广汽集团则计划2026年在昊铂车型实现全固态电池量产。

政策法规的确定性是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最大的催化剂,我国政府持续在政策层面不断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向智能化、高端化、全球化转型升级,为市场主体指明了方向,也为行业注入了动能。

近日,工信部等八部门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主要目标包括2025年力争新能源汽车销量155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20%。方案提出,加快突破汽车芯片、操作系统、人工智能、固态电池等关键技术,开发更多适应消费者需求的智能交互、智能驾驶等新功能,同时提出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有条件批准L3级车型生产准入。

此外,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正逐步步入整个生态体系的竞争阶段,新的合作模式可能会催生新的强者。

以长安汽车(000625.SZ)与华为联合打造的高端品牌——阿维塔为例,该品牌在今年8月销量达1.06辆,同比增长185%,连续六个月销量破万,成为长安电动化转型的重要推力。

出海,正是新能源汽车厂商实现“逆袭”的关键路径,国内新能源汽车出口持续高速增长。中汽协数据显示,1-8月,新能源汽车出口153.2万辆,同比增长87.3%,增速优于上年同期。

未来,随着全球电动化转型的深入推进,以及我国车企在海外本地化运营的进一步深化和品牌影响力的持续提升,出海的发展空间依然广阔。国内已有越来越多的车企加码海外市场的布局,相信随着时间推移,海外市场有望成为核心增长引擎。

百强透视:港股100强榜单要揪出真黑马?

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在资本与政策的双轮驱动下,“强者恒强”的竞争格局愈发清晰——头部企业凭借技术、成本与生态三重优势持续扩大市场份额。尽管行业内卷加剧,但技术迭代的突破、政策支持的加码与出海扩张的提速,仍为行业打开了广阔发展空间,推动其迈向智能化、全球化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在此背景下,自成立以来便高度关注科技领域前沿动态的“港股100强”,始终积极顺应产业变革趋势。创立十余年来,榜单持续优化结构、增设多个细分板块,力求更全面、及时地捕捉港股市场中的新动能,其发展轨迹与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的崛起形成了深度呼应。

据悉,第十二届“港股 100 强”评选活动的准备工作已正式启动,榜单候选筛选正有序推进,且拟专门增设新能源汽车相关细分榜单,以精准对接当前产业发展热潮。

那么,哪些新能源汽车企业能凭借技术实力、市场表现等卓越特质,在这场权威评选中脱颖而出?让我们共同期待——同时,也诚邀相关车企主动联系“港股100强”主办方参与报名。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