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港股的果链概念集体走弱,其中,丘钛科技(01478.HK)暴跌11.6%,比亚迪电子(00285.HK)、高伟电子(01415.HK)、富智康集团(02038.HK)、舜宇光学科技(02382.HK)、瑞声科技(02018.HK)均下挫。

A股方面,歌尔股份(002241.SZ)、立讯精密(002475.SZ)、蓝思科技(300433.SZ)、信维通信(300136.SZ)、长盈精密(300115.SZ)跌幅明显。
一方面,当前市场迎来调整,前期科技板块涨幅明显,获利盘高度聚集,部分资金选择止盈、落袋为安,也在情理之中,消费电子概念也不能幸免。
另一方面,市场翘首以盼的苹果手机的AI功能迟迟未能上线,也让部分投资者心里开始嘀咕。在科技巨头疯狂押注AI的当下,苹果显得有些“掉队”。
近日,知名科技记者马克·古尔曼透露,苹果原计划于2025年中在中国市场推出的AI功能“Apple Intelligence”,至今仍未兑现,且发布时间再次延期。
古尔曼指出,Apple Intelligence整体研发过程面临技术难题,包括工程问题与模型性能不佳等,而在中国的部署则更为复杂。据古尔曼透露,苹果曾计划通过本地化合作推进项目,但目前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最新消息显示,苹果或将目标调整至iOS 26.4版本,拟配合新一代Siri同步推出,但内部对具体上线时间仍持保留态度。
苹果AI入华的不断延期,可能会让该公司在与华为、小米等已在AI领域大举进攻的国产手机厂商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苹果发布了截至9月27日的2025财年第四季度财报,其中,大中华区的销售144.93亿美元,同比下降3.6%,低于市场预期,这也是报告期内苹果唯一收入下滑的市场。
业内人士指出,在短暂反弹后,苹果在大中华区的销售重回此前的下滑趋势,这背后或许也有AI功能不足的因素。
此外,近期知名苹果分析师郭明錤表示,苹果的刚上线的iPhone Air需求低于预期,供应链已经开始降低出货与产能。供应链的产能普遍到2026年Q1会缩减80%以上,部分出货前置时间较长的零组件,预计在2025年底前停产。
有分析师曾乐观的表示,苹果新一代手机,尤其是iPhone Air,或将刺激大量用户升级,带动苹果销量的提振。如今来看,Air的销量可能不及预期。这一定程度上也对果链的表现造成扰动,相关概念股筹码松动。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当前A/H股果链代表公司估值较低,相对于估值高高在上的AI、芯片概念,安全边际凸显。此外,苹果在2025年至2027年迎来新一轮的硬件创新周期,看好后续果链板块的企稳以及情绪修复。
苹果近日股价创下历史新高,资本市场对于其业绩增长空间仍表示乐观,这对于果链板块亦有情绪上的支撑。
华尔街投行Loop Capital近期将苹果评级上调至“买入”,并将目标价从226美元上调至315美元,指出需求强劲可能超出华尔街预期,持续至2027年。美国另一家投行Evercore的分析师也重申了看涨观点,认为苹果后续盈利有望超预期。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