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钢铁上市公司陆续披露中期业绩预告。
整体来看,今年上半年,在原料成本回落、大力降本等多重因素作用下,钢铁行业的盈利情况明显好转。
不过,尽管业绩有所回暖,但7月15日港A两市的钢铁板块则呈现集体回调态势。截至收盘,中国铁钛(00893.HK)跌10%,重庆钢铁股份(01053.HK)跌3.38%,鞍钢股份(00347.HK)跌1.4%。
在A股市场,相关概念股亦同步回落。截至收盘,八一钢铁(600581.SH)跌2.39%,鞍钢股份(000898.SZ)、华菱钢铁(000932.SZ)、新钢股份(600782.SH)等均跌超1%。
市场分析表示,尽管上半年国内钢铁行业整体盈利状况有所改善,但下半年原材料价格进一步下跌的空间有限。此外,虽然“反内卷”政策正持续发力,但钢铁市场后续走势仍要取决于减产力度、政策落地速度及下游需求。
钢铁行业利润显著改善
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之一,钢铁行业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但近几年,钢铁行业需求端面临着房地产行业低迷、基建投资拉动有限、海外市场对中国钢材出口压力加大等多重挑战。
在供需矛盾逐步累积的背景下,钢材价格显著下移,行业整体盈利水平持续承压。尤其是步入2025年,多数钢铁厂商的业绩都迎来了显著的修复性增长。
据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今日(7月15日)发稿,A股钢铁板块已有24家概念股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预告,其中有19家公司的盈利实现了大幅改善。
具体来看,首钢股份(000959.SZ)等7家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实现两位数甚至三位数的大幅增长;八一钢铁(600581.SH)等7家企业亏损幅度大幅收窄;新钢股份(600782.SH)等5家企业成功实现扭亏为盈。
其中,第二季度行业边际改善明显。新钢股份在业绩预告中指出,上半年实现公司扭亏为盈,其中二季度经营绩效环比改善。马钢股份也强调,上半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减亏,且二季度优于一季度。
对于业绩回暖的原因,多家企业在预告中指出,2025年上半年,尽管钢铁行业市场供需矛盾依然突出,钢材价格延续下跌态势,但同期上游主要原燃料价格也显著回落,成本压力有所缓解。
与此同时,面对行业“需求收缩”压力,不少钢铁企业通过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附加值,并持续深化精细化管理,成本控制成效逐步显现,共同支撑了利润空间的修复。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相关负责人指出,今年上半年钢铁行业整体取得较好成绩,“降本大于降价”是钢铁行业盈利大增的表面原因,根本原因在于粗钢产量大幅下降。自律控产稳价格是行业利润改善的核心因素,即供给端相对保持自律克制,即便在整体需求承压的背景下,钢铁行业效益仍能实现改善。
行业供需格局改善确定性增强?
当前,钢铁行业需求端依旧承压,但供给端转机似乎已显现。
近期,在“反内卷”政策导向下,龙头钢企相继发布减产计划。分析认为,在政策驱动下,钢铁市场将在自发去产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供给收缩力度。
华创证券指出,钢铁行业作为重要中游加工业,受地产等重要下游需求影响,钢铁行业供需矛盾突出,钢价持续下降、低价竞争激烈;随着2022年以来行业景气度回落,钢铁企业亏损面持续加大,利润收缩甚至亏损导致企业推进产品升级能力明显下降;钢铁未来或将面临需求结构长期调整,大量无效落后产能有望逐步退出。该行认为,随着未来“反内卷”工作持续,钢铁供需格局有望改善。
中信建投证券研报强调,当前钢铁市场处于“低库存、低价格、低需求、高供应弹性”的弱平衡状态,后续走势取决于减产力度与政策落地速度的博弈。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