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华社讯】中国生物制药(01177.HK)公布,集团自主研发的CDK2/4/6抑制剂库莫西利胶囊“TQB3616”联合氟维司群注射液用于既往未经治疗的HR阳性、HER2阴性(HR+/HER2-)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已向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提交新适应症上市申请,并获得受理。
【财华社讯】7月10日,千红制药(002550.SZ)在互动平台表示,河南千牧生物制药项目已经顺利投产。
2025年6月29日,百力司康BlissBio-B首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联席保荐人为高盛集团、华泰国际及建银国际。
摘要:景泽生物于2025年6月27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公司是一家专注于辅助生殖药物和眼科药物两大高成长赛道的生物制药公司。2024年尚未商业化,所以无营业收入;核心产品JZB30的促排卵适应症管线于2025年4月正式获批准许上市,预计2025年下半年或明年有可能产生收入。
【财华社讯】中国生物制药(01177.HK)公布,集团与礼新医药联合开发的LM-108“CCR8单克隆抗体(单抗)”已被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纳入突破性治疗药物程序(BTD),用于联合特瑞普利单抗治疗既往接受一线标准治疗失败的CCR8阳性晚期胃/胃食管结合部(G/GEJ)腺癌。此前,LM-108已于2025年2月被CDE纳入BTD,用于经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后疾病进展的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或错配修复缺陷(dMMR)晚期实体瘤。
6月16日,近期异常火爆的创新药概念遭遇降温,中国生物制药(01177.HK)、百济神州(06160.HK)、再鼎医药(09688.HK)、药明合联(02268.HK)、药明生物(02269.HK)等多股遭遇下跌。
【财华社讯】中国生物制药(01177.HK)公布,集团近年来持续深化创新转型,创新产品收入占比已从2018年的16%提升至2024年的42%,预期2025年将突破50%,标志着集团阶段性创新转型成功。未来三年,集团计划每年上市约5款创新产品,到2027年创新产品收入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至60%。这一增长势头主要得益于集团“自研+商业拓展(BD)”双轮驱动的持续推进。集团在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公布12个具有突破性数据的创新产品,取得重大突破。今年以来,对外授权(out-licensing)已成为集团最重要的战略目标之一,集团预计有对外授权交易将于近期落地。
截至2025年6月12日收盘,中国生物制药上涨18.24%,美中嘉和上涨15.90%,药师帮上涨12.67%,平安好医生、先健科技等个股跟涨。香港医药ETF(513700)收涨4.15%,最新价报0.63元。
截至2025年6月12日 11:09,中国生物制药上涨15.09%,美中嘉和上涨10.86%,绿叶制药上涨10.32%,再鼎医药、博安生物等个股跟涨。恒生医疗指数ETF(159557)上涨3.10%。
截至2025年6月12日11:02,涨超2.9%,恒生医疗ETF(513060)近1周新增规模居可比基金首位。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