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10日,港股通各行业分类中,金融类股的一周及一个月内净买入额最高,分别达到70.62亿元和450.45亿元。
7月2日,港股红利震荡走强,港股红利ETF基金(513820)爆量冲高,截至13:44,涨超1%,成交额已超1.2亿元,超过昨日全天成交额。
6月20日,港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截至收盘,恒生指数涨1.26%,国企指数涨1.38%,恒生科技指数涨0.88%。
2025年6月3日,HK银行指数(930792)早盘不断走强,指数点位一度涨至3851.86,创近5年以来新高!
11月18日,港股三大指数全线上涨,其中恒生指数收涨0.77%,终结六日连跌;恒生科技指数涨0.32%;国企指数涨1.10%。
9月5日,据恒生指数有限公司最新市场分析,今年甚至过去数年以来,在香港上市的中资银行持续录得亮眼回报,主要是由于期内市场尤其偏好国有企业及派息股。而过去几个月以来多家主要中资银行宣布计划派发中期股息,更进一步带动内银股的投资气氛。截至8月底,内银股指数的股息率高达7.5%。尽管指数近期在8月回落,今年以来及较长期内的回报表现依然强劲。2024年前8个月,恒生港股通中国内地银行指数录得逾23%的总回报,远高于以恒生综合指数为代表的大市16.5个百分点。过去3年,在大市下跌之下恒生港股通中国内地银行指数跑赢大市的幅度更扩大至近50个百分点(截至2024年8月30日)。
恒生指数公司发布报告,自8月以来,中国内地政策出台明显加速。最新的货币政策有降准,上周五存款准备金率(RRR)下调25个基点,利好内银股。在息率与估值同样处于吸引水平的情况下,恒生港股通中国内地银行指数(“HSSCBI”)在9月录得正回报并跑赢大市。
当地时间7月5日,美联储公布6月会议纪要显示,几乎所有美联储官员在6月会议上都表示,可能会进一步收紧政策,但收紧速度要慢于2022年初以来货币政策的快速加息。
7月5日,港股三大指数集体调整,截至收盘,恒生指数跌1.57%,国企指数跌1.87%,恒生科技指数跌1.42%。
5月10日,港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截至收盘,恒生指数跌0.53%,国企指数跌0.77%,恒生科技指数涨0.34%。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