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板块今日早盘拉升,机构指出,当下“猪价+疫情+调控”三重因素加速生猪产能去化。
【财华社讯】远大住工(02163.HK)公布,公司董事会于2025年10月9日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公司决定自行申请破产重整的议案。公告指出,近年来,受宏观经济、地产调控及疫情影响,公司深陷债务和经营危机,虽已采取多项自救措施,但收效不彰,目前各类风险已全面暴露且不断加剧。根据相关规定,鉴于公司经营困顿,已不能清偿债权人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公司已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二条、第七条规定的情形,具备重整的条件。同时,公司在装配式建筑行业具有较深的技术储备、较高的行业地位和较强的品牌影响力,具备重整的价值;且公司作为联交所上市公司,具有一定平台资源优势,有望通过重整引入优质的战略投资人,化解债务风险,进一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公司拟自行向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破产重整。公司将适时召开股东会审议关于公司决定自行申请破产重整的议案。截至本公告日期,破产重整申请能否被法院受理、公司是否进入重整程序尚具有重大不确定性。
【财华社讯】9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印发《建材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其中提出,严格水泥玻璃产能调控。严禁新增水泥熟料、平板玻璃产能,新建改建项目须制定产能置换方案。严禁从非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向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转移水泥熟料、平板玻璃产能。水泥企业要在2025年底前对超出项目备案的产能制定产能置换方案,促进实际产能与备案产能统一。发挥质量、环保、能耗、安全等综合标准作用,依法依规淘汰水泥、平板玻璃落后产能,推动环保绩效低的企业逐步退出。加快光伏压延玻璃产能风险预警由项目管理向规划引导转变。鼓励骨干企业联合社会资本,探索设立绿色低碳转型基金,以市场化运作方式加快低效产能退出。
【财华社讯】中国生物制药(01177.HK)公布,公司全资附属公司礼新医药自主研发的国家1类创新药LM-2417 “NaPi2b/4-1BB双特异性抗体”在中国开展的I期临床试验已顺利完成首例患者入组,标志着这一创新疗法正式进入临床开发阶段。NaPi2b由SLC34A2基因编码,属于II型钠依赖性磷酸盐转运蛋白SLC34家族成员之一,在机体磷酸盐稳态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NaPi2b在高级別浆液性卵巢癌、输卵管癌、原发性腹膜癌,以及甲状腺癌、乳腺癌和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中呈高表达,而在正常组织中分布有限,因此被认为是具有前景的抗肿瘤治疗靶点。目前,国內外已有多家企业布局该领域,但尚无相关药物获批上市。临床前数据表明,LM-2417不仅能诱导持久的抗肿瘤免疫记忆,还在与其他免疫治疗药物联用时展现出显着的协同效应。这些特性使LM-2417具备成为同类首创(First-in-Class)免疫疗法的潜力。
【财华社讯】基石药业-B(02616.HK)公布,公司自身免疫与炎症领域管线之一CS2015(OX40L/TSLP双特异性抗体)入选2025年美国过敏,哮喘和免疫学会(ACAAI)年度科学会议,并将以“电子壁报演示+现场口头汇报”的形式展出。本次大会将于11月6日至10日在美国奥兰多举行。CS2015是一款同时靶向OX40L和TSLP的潜在同类首创/同类最佳双特异性抗体,通过双重抑制Th2介导炎症反应的关键调控因子,为特应性皮炎(AD)、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等2型炎症性疾病提供新治疗策略。
【财华社讯】9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下午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财政改革发展成效。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表示,财政政策统筹考虑防风险和促发展,始终留有后手,未来财政政策发力空间依然充足。一是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变,这决定了财政运行的基本盘始终是坚实稳固的。二是这些年我们积累了越来越多的宏观调控经验,政策工具不断丰富,逆周期、跨周期调节能力大大增强。三是随着重点领域风险防范的制度机制进一步健全,以及存量风险逐步消化,财政应对未来挑战更有底气、更加从容。这些都是我们做好财政工作的信心所在、优势所在。
农业ETF易方达(562900)跟踪的中证现代农业指数中,生猪养殖行业占比 43%,养殖行业占比 49%,投资者可通过该 ETF 分享生猪养殖行业 “反内卷”、向高质量发展迈进过程中的红利。
截至2025年9月11日 09:57,中证畜牧养殖指数(930707)强势上涨2.84%,成分股立华股份(300761)上涨13.48%,天康生物(002100)上涨7.60%,牧原股份(002714)上涨6.88%。
【财华社讯】9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到2030年,能源领域人工智能专用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算力电力协同机制进一步完善,建立绿色、经济、安全、高效的算力用能模式。能源与人工智能融合的理论与技术创新取得明显成效,能源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跨领域、跨行业、跨业务场景赋能,在电力智能调控、能源资源智能勘探、新能源智能预测等方向取得突破,具身智能、科学智能等在关键场景实现落地应用。形成一批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能源相关研发创新平台和复合人才培养基地,建成更加完善的政策体系,持续引导“人工智能+”能源高效、健康、有序创新,为能源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财华社讯】8月25日,据央行上海总部发布,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适应本市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新变化、人民群众对优质住房的新期待,促进本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规定以及上海市政府调控要求,现对上海市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定价机制进行调整,有关事宜具体如下:一、在利率定价机制安排方面,上海市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不再区分首套住房和二套住房。二、根据上海市房地产市场形势及上海市政府调控要求,上海市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指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做好落实工作,规范市场竞争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三、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根据本机构经营状况、客户风险状况等因素,合理确定每笔贷款的具体利率水平。四、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切实做好政策宣传、解释和咨询服务,依法合规保障借款人合同权利和消费者合法权益,确保有关工作平稳有序进行。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