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国内民航旅客运输量已快速恢复,但三大航空公司的盈利困境仍未缓解。
最新盈警公告显示,三大航空公司2025年上半年集体预亏,折射出行业“量增利减”的尴尬局面。
其中,南方航空(01055.HK)预计上半年净亏损13.38亿元(单位人民币,下同)至17.56亿元,较上年同期净亏损12.28亿元,亏损额有所增加;中国东航(00670.HK)预计上半年净亏损12亿元至16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7.68亿元,大幅收窄;中国国航(00753.HK)上半年则预亏17亿元-22亿元,上半年同期净亏损27.82亿元,亏损收窄。
截至发稿,在港股市场上,该三家企业港股及A股的股价均下跌,其中南方航空港股股价跌幅近4%。
量涨价跌,航司普遍亏损
对于今年上半年产生亏损的原因,这三大航空公司给出的理由大同小异。
其中,南方航空表示,亏损主要受旅客结构变化、高铁冲击、国际环境不稳定及不确定因素增多、全球供应链不畅以及汇率波动等多重因素影响。
东方航空表示,受国内市场价格竞争激烈、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等因素影响,预计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营业绩出现亏损。
中国国航称,受市场供给不均衡、客源结构下沉、高铁网络冲击,以及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加深、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变化等因素影响,公司上半年仍处于亏损状态。
今年以来,国内旅游人次明显增长。
招商证券在研报中表示,今年上半年,航空行业需求总体增长较快,国际线已超2019年同期水平。2025年1-5月,全国民航旅客周转量同比增长10%,较2019年同期增长18%。
受益于市场需求量的恢复,客座率大幅提升,今年1-5月全民航平均客座率84%,较2019年同期提升0.8个百分点。
尽管国内旅游人次增长,但客源结构出现明显变化,新增的客源以休闲旅游为主,而高利润的商务旅客占比下降,航空公司被迫“以价换量”,导致影响利润表现。
第三方出行平台“航班管家DAST”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13日,今年暑运国内经济舱裸票预售均价为800元,同比小幅下滑1.6%,较2019年同比下滑6.6%。
未来展望,券商谨慎乐观
航空行业的经营业绩,主要受到运力供给、出行需求、客座率、票价表现以及油价等因素影响,最终影响到航空企业的利润表现。
出行需求方面,今年来政策密集出台,出行需求景气度持续。
在3月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中,在居民收入、消费保障、消费多元化等多方面均有提议,政策落实后有望增加大众休闲旅游需求,带动航空出行需求的增加。
免签政策方面,西南证券在研报中表示,近期的免签政策利好入境游,中国对法国、德国、意大利等12国单方面免签政策延长,叠加与新加坡、泰国等国的互免签证政策,形成覆盖主要客源国的“免签矩阵”。
票价方面,信达证券在研报中表示,行业供给收缩确定性较强,整体旺季运载能力或提升空间有限。需求端从春节、清明及五一小长假看,旺季需求持续增长,供需或将改善,票价低位有望回升。
浙商证券则表示,2025年行业供需关系迎来逆转,行业利润释放更多依靠成本改善,2026年供需剪刀差有望进一步扩大,预计将逐步兑现票价弹性。
值得一提的是,上月26日,民航局专题部署民航领域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工作,指出下一步民航局将对企业的“内卷式”竞争进行综合整治,尽快制定完善航空运输价格行为规则,防止以低于成本价开展恶性竞争。
1998-2025深圳市财华智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190408
粤ICP备12006556号